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互联网:被市场教育的还不够

Willis赵伟 工业互联网世界 2024-07-09

前言:狂热的那个下午



多年以后,面对冰冷的市场和未知的前途,工业互联网企业是否会想起2018年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个句式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被无数人模仿,我想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2018年那个遥远的下午,峰会现场热火朝天,各路英豪集聚北京,畅谈各种思路方法和经验,每一个人仿佛都是明星,都是专家,随意一个指挥棒、金手指都可以为企业指点迷津,让企业起死回生,整个会场都要被引爆,一个横空出世的伟大前景即将诞生。


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我是清醒的,至少现在想来是清醒的,我会想起了吴晓波的《大败局》,那个保健品的狂热年代,北京城里的各类专家,那时他们也是这样狂热(这在了我的书中有所提及),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内心惶恐:我们仅仅做了这些事情,就可以称之为“经验”?就可以称之为“专家”?我们了解市场吗?是个真正的市场吗?是未来的趋势吗?我是所谓在的“专家”吗?但是,那时也没时间去想的更多了,市场推着我们向前冲,就这样一路狂奔,一路向前,一路体验,一路成长,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只是路上有很多人掉队了。


我早就讲过,市场会教育任何浮夸,市场会惩罚任何激进,更何况还不一定被称之为真正的市场,快乐不会让人成长,痛苦才会,所以,你们看,痛苦即将到来,我们也到了应该深度思考和警醒了......



面临多重考验:真的是水大鱼大?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停一下,思考一下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不然,我们从事商业如果不符合市场逻辑和规律,那就很可悲。


1、平台是大生意还是小生意?


也许客户对平台的需求被我们夸大了,这是不是一种“孕妇效应”,自己是孕妇,仿佛大街上出现了很多孕妇,我们天真的以为客户都需要平台,或者被我们洗脑、教育之后,客户对于平台真的有需求,或者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等等,也许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平台也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平台人的眼里平台是一切,企业应用产品商或者解决方案提供商眼里,平台是不是也只是一个小小中间件。


也许所谓的平台市场可能不是个大生意,而是个小生意,我们夸大了市场规模和自我价值,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错的,我们以为跳进了一片海,可其实属于你的只是一盆淡水而已。


2、平台和客户的鸿沟如何跨越?


我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都在提及鸿沟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平台到底是不是企业必需品,如果不是必需品,市场就处于早期,那么问题是客户在哪里,如何开拓市场等等。如何理解这些问题,或者说理解这个问题的深度,决定着我们该如何开展我们的工作。


我讲过,判断一个产品或者需求是不是客户关心的,就看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客户在整个生产经营中排在前三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他觉得必须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决定着这个产品和业务的重要性,庆幸的是,对于一些行业或者企业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也确实逐渐被重视,但是还远未达到核心关注的前三,因此其实我们还处在产业的早期市场,关注平台的都是一些体验者、革新者,他们的判断标准是产品的创新性等,但是一旦进入主流市场,工业互联网需要和各类传统成型业务去比较,其价值或者替代性会存疑,客户会问:我一定需要平台吗?或者我需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关注平台吗?其核心难题就是:早期市场被认可,但规模小,难发展,主流市场规模大,非核心,没优势。这种困局一直存在。


3、平台的护城河在哪里?是技术壁垒还是技术拼装?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壁垒很高吗?或者说这一个大多数企业都无法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吗?就比如芯片?PLM、MATLAB、CAD等设计软件?


我看未必,至少以我浅薄的认知,当前尚没有看到某种现象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是别人做不了的,不管你是叫什么平台、操作系统等,都一样。


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在某些细分市场规模不大,竞争壁垒不高,面对客户并没有很高的议价优势,同时平台+生态/SaaS的业务模式也很难顺利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平台在现在的技术壁垒不高,虽然各种产品的质量不同,但是一般性平台如果可以满足企业需求,就有可能冲击高质量平台的市场,平台建立护城河的技术壁垒还任重道远。


4、ToB行业是否存在大规模、可复制的模式?


我们都在讲规模性问题,如果市场没有规模,我们这个市场就还是沦为传统的小众市场,那和之前的业务逻辑有什么区别,我们需要大规模、可复制的逻辑。


什么叫大规模、可复制,也就是说我们的平台产品要以一种简单、快速的方式,让大多数企业都使用,够多的企业使用,够标准的实施方法,同时也要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


但其实这有很大的难度,Tob行业发展这么多年,还没有这样的产品模式,即使所谓的SaaS,当前除了几个处于工业企业边缘业务的做的好一些(CRM、HR、财务等),其他的凡是涉及到生产、流程、工艺等方面的,几乎不可能用SaaS,也很难有标准化,不管是平台+app方式,还是其他,至少生态的逻辑已经在业界被验证存在极大难度。


更难的是实施的标准化,工业企业太难以统一,每一类行业、企业都难,实施大企业,个性化、定制化多,时间周期长,交付压力大,小企业又没利润,实施的标准化是在阉割核心需求的基础上,架设“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头上,随时出现需求变化的风险。


但是,这不代表否认大规模、可复制的逻辑路线,这一定是未来正确的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路径,但是当前把这个重任交给尚处于早期的工业互联这样的年轻孩子,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5、需要这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吗?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讲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些过多了,各种平台逻辑、模式众多,让人眼花缭乱,有大企业孵化,有需求侧企业拓展,有软件企业向下延申,有硬件、自动化企业向上覆盖,类型太多,需要整合。


按照“汉萨同盟”的模式,不管是由政府还是市场进行整合,我想一定会有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带来客户价值,整体集成或者产品赋能的逻辑去解决客户问题的企业出现。


6、各类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是真的有价值吗?


发展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新业态,也一定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当然,这些新业态、新模式还处于早期,不适合当前下结论,还需要持续观察,但是,对于一些已经明显是概念化、不务实的所谓新模式、新业态,还是需要正本清源,还原工业互联网本质价值。



新形势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随着双跨平台的增加,随着资本市场的遇冷,工业互联网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这些不确定性,提前做一些措施,以应对时代的挑战。


1、工业互联网产业会加速深度整合,优胜劣汰,两极效应明显


随着双跨平台越来越多,各类不同的供给侧企业层出不穷,随着大家都深入市场,不断的在去拓展市场,会尽快出现两级分化,好的企业会被市场认可,不符合市场逻辑的会被市场淘汰,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只是这个过程会加快,如果说以前是概念炒作、市场探索的阶段,那么随着时间的累积,客户的耐心、投资人的耐心都在耗尽,再加上当前工业企业客户生产都很艰难,对于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要求会聚焦以价值为核心,工业互联网市场的更新迭代速度会加快,两级分化效应明显加强。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因为大环境的不好,因为市场的加速变化,也因为各层面的审美疲劳,非常有可能出现有些工业互联网企业消失了,不被市场认可了,有些企业发展好了,对于那些由母体孵化的企业,如果发展不好,或者母体的战略变化,不排除他们回归母体的可能性,这也许是个不错的结果。


2、实体工业互联网化,不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而是产业+工业互联网


当前很多工业互联网基本上是轻资产运营,只做软的多一些,但这些正逐渐被市场怀疑其实际价值,有很多太务虚不落地,而最近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即一些头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在进行实体工业互联网化,即用实体去加工业互联网,这也许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新趋势。


这样的好处是更加务实,如果具备硬件、自动化、机器人或者实体产业集群等基础条件,然后加上工业互联网的属性,打造新业态的实体工业互联网的逻辑,一方面市场会接受,工业互联网价值也容易凸显,另一方面其未来估值也更容易被资本市场认可,估值也会高很多。


3、融合新技术,结合传统智能制造,打造一体化新业态


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市场格局基本上讲的是平台的逻辑,按照我之前的分类基本分为三个方向,即:平台产品型、平台增强型、平台集成型,比如产品能力强的企业希望把平台做出产品售卖,基本属于平台产品型,比如某些聚焦于平台在某个领域能力增强的企业,属于平台增强型,而很多其他企业,致力于通过平台作为集成载体,做整包项目,属于平台集成型,这些每一个赛道都有很多艰难的道路需要突破。


而当前,随着新技术出现,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发,需要企业结合硬件、控制、平台和软件的全方位或部分能力,如果企业可以基于平台进行新的创新业态开拓,再结合传统智能制造能力,比如具备“硬件/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和业态创新,其方向符合当前潮流,想象空间也会非常巨大。


4、市场,还是要市场,盈利,还是要盈利


当前,再谈理念和模式已经成过街老鼠,不能再一直强调理念和模式了,对于每个工业互联网企业来说,市场与财务数据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脸面,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和企业强调的模式理念相匹配会更好。


当前工业互联网企业能够真正盈利不多,尤其是针对外部市场,如果当前工业互联网各企业能够在主营业务上盈利并逐渐扩大,这就为客户口碑、市场品牌甚至上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务实求真,价值回归,盈利,还是盈利,尤其是当前的市场格局下,无疑应该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



结语:还有时间



我依然记得苏轼的那首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任何事物都要符合规律和科学,哪怕它刚开始是畸形的、亢奋的、不符合现实的,都要回归尘土、回归市场、回归价值,不管是“涌现”的逻辑还是“复杂”的逻辑,其基本现实就是要基于一定的基础条件进行持续演绎,从而慢慢迭代,走向伟大。


工业互联网不例外,我们不会因为某些事情没有成功就唱衰,我们也不要因为某些事情发展缓慢就盲目下结论,要科学合理的评估,要符合现实的分析,但如果我们把某些事情视而不见,不分析、不改变、不调整和不反思,继续夸夸其谈,不聚焦客户需求,或者进行不符合现实和市场逻辑的决策,甚至误判,我们就一定且必然会走向失败。


好在,我们还年轻,还有时间......


zuo

赵伟

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工信部“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评审专家,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平台组副主席,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互联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委员,南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山东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苏州科技大学产业教授,高级技术专家,十多年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行业从业经验,先后发表多篇行业专业论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机械联合会一等成果等多项奖项;参与工业大数据白皮书、工业云、智能工厂、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标准的起草和发布,著有《数字化赛道:工业互联网的认知与实践》等著作。


赵伟先生有多年在离散和流程制造业工作经历,同时也有在华为、腾讯等ICT和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从业经验,其具备的工业和互联网的双重视角和经验使他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其作为主要负责人主导了多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区域级、行业级、园区级以及大量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实践中,其宝贵的工业互联网从业经历和应用实践正越来越多的为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工业互联网的困局与拐点

思考|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三种可行性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经验分享

年终总结:工业互联网局中人局中事

跨越:工业互联网如何从早期走向主流?

非连续性创新时代下,探索工业互联网破局之路

摆脱IT思维,工业互联网才能走深向实

分析: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六个趋势

工业互联网行业未来繁华“涌现”

从“混沌理论”看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进

走向全面智能化:直面数字化转型的堵点、锚点与终点

工业互联网“新铁三角”体系的构建

新阶段工业互联网演进及数字化转型新路径探索


编辑:改静

指导:新文



推荐阅读
赋能高质量发展:2023年工业互联网100佳产业调研启动!必读:认识23家“双跨”俱乐部新成员
关注:20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发布(附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